一、执行标准:
HGT 5391-2018 工业用碳酸乙烯酯
二、分析概述:
工业碳酸乙烯酯按用途分为
电子级和工业级,电子级中的超纯级主要用于动力电池行业,合格级主要用作普通锂离子电池和电子产品清洗剂等,工业级中的高纯级和优级主要用于聚酯合成和有机合成的原料,合格级主要作为溶剂、润滑脂的添加剂、普通有机合成原料等
根据标准要求提供碳酸乙烯酯、环氧乙烷、乙二醇和二乙二醇含量的测定方法
1、方法提要
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。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,样品经气化通过色谱柱,使其中的各组分分离,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(
FID)检测,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,得到各组分和碳酸乙烯酯的含量。
2、仪器配置
仪器:
GC
9280
气相色谱仪
氢焰检测器
(FID)
色谱工作站
PR3000
双通道(电脑、打印机自配)
氢气发生器
PRH-300
氢气流量
300ml/min
空气发生器
PRK-2L
空气流量
2000ml/min
高纯氮气钢瓶
40L 氮气流量300ml/min
.本方法适用于杂质含量不低于0.0005%的碳酸乙烯酯的测定。其它达到同等检测要求的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也可使用。
3、推荐的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
30m×0.53mm×0.5 um 毛细管色谱柱(14-氰丙基苯基)-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
初温
∶100 ℃,保持0min,升温速率10℃/in∶1阶∶120℃,保持0min,升温速率20℃/min∶终温(2阶)∶220℃,保持6min 气化室温度270℃ 检测器温度270℃
氢气(
H2)流量/(45mL/min)
空气流量
/(400mL/min)
辅助气(
N2)流量(300mL/min)
进样量
/uL 0.4分流比20:1
4、分析步骤
根据仪器说明书,调节仪器至
分析时
所
需
的操作条件,待仪器稳定后即可开始测定。注入适量液体试样,以保证质量分数
0.00%以上的组分能够得到准确定量,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。
工业碳酸乙烯酯含量气相色谱仪
技术指标
柱温箱
|
控温范围
|
室温+5℃~450℃;
|
温度设定精度
|
0.1℃
|
程序升温速度
|
60℃/min
|
程升阶数
|
8阶程序升温
|
程升速率
|
0.1~120℃/min(增量0.1℃)
|
最大运行时间
|
999.99分钟
|
可运行柱流失补偿(双通道)
|
加热区
|
6个独立控制加热区控制(不包括炉箱温控,两个进样口、两个检测器、;两个辅助加热区
|
辅助加热区使用温度
|
300℃
|
检测器
|
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
|
使用温度
|
450℃
|
检测限
|
≤2.5pgC/s [n-C
16
]
|
动态线性范围
|
≥10
7
(±10%)
|
数据采集频率
|
100Hz
|
适配与填充柱和毛细管柱
|
热导池检测器TCD
|
使用温度
|
400℃
|
检测限
|
<400pg丙烷/毫升,氦气
|
动态线性范围
|
10
5
(±5%)
|
数据采集频率
|
100Hz
|
单丝微池设计;适配与填充柱和毛细管柱
|
火焰光度检测器FPD
|
使用温度
|
250℃
|
检测限
|
<4pgC/s(P),<1pgC/s(S)
|
选择性
|
10
5
gS/gC,10
6
gP/gC
|
动态线性范围
|
>10
3
S,>10
4
P
|
适配与填充柱和毛细管柱
|
电子捕获器检测器ECD
|
使用温度
|
400℃
|
检测器补偿气类型
|
5%甲烷/氩气或者氮气
|
检测限
|
<0.01Ppg/s lindane
|
动态线性范围
|
>5×10
5
|
数据采集频率
|
100Hz
|
放射源
|
<12mCi 63Ni
|
适配与填充柱和毛细管柱
|
氮磷检测器NPD
|
使用温度
|
450℃
|
检测限
|
<3pgC/s
|
动态线性范围
|
10
5
N,10
6
P
|
数据采集频率
|
100Hz
|
最小检测限
|
<0.2pgN/s,<0.2pgP/s
|
适配与填充柱和毛细管柱
|